中區【榮光眷影】紀錄片人才培訓課程學員作品簡介

11月7至8日成果展場次表請按此

放映場地資訊請按此

片名:竊佔者(40分20秒)

八棟日據時代建築物,七十九戶即將遷離的原眷戶,以及三百多戶違建戶和存在三十幾年的傳統菜市場,一個依然保存完整眷村風味的社區;村長兼理事長做為土地竊佔者的代表被起訴,忠義村民不向命運低頭的過程。

記錄者:劉公展
忠義村村長兼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村內因眷改土地政策限制發展,多元族群匯集,也是弱勢族群的大本營

片名:守候(39分40秒)
榮民劉爺爺及劉奶奶在大陸結婚一年,因為戰亂而分離。劉奶奶在大陸參加人民公社及獨自奉養公婆,直到劉爺爺返鄉探親找到她,夫妻倆相認憑的是對方的相片, 因為分離了五十年,重逢時已是頭髮斑白的老人了!

記錄者:劉振華
歷經四四西村改建沒能記錄片段影像而遺憾,這次藉外台會榮光眷影課程學習紀錄片,希望能為眷村多留些影像記錄!

片名:老來伴
35分鐘
獨居的陳五義伯伯,民國38年隨政府徹軍來到台灣,在軍旅生涯結束後,輾轉定居在台中縣大雅鄉,六十年來一直獨身一人。最近陳伯伯騎車跌倒骨折,出院後行動不便的他要如何面對一個人的生活?

記錄者:李友瑄
自閉的生活充滿老人與貓。始終深信,《當你真心渴望一樣東西,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

片名:足跡(30分鐘)
一位十七、八歲涉世未深的孩子,因為戰爭迫使他們必須與家人分開,跟隨部隊來到台灣這塊陌生的土地上。在上無父母下無手足的情勢下,他們必須馬上壯大自己來,延展他們的生命並開創他們發光發熱的人生。

記錄者:朱利貞
身為外省後代的一份子,有感於身旁的伯伯、媽媽們逐漸逝去,有一股力量促使自己想用鏡頭將他們生命的真、善、美給記錄下來。

片名:眷顧(35分23秒)
一位沒享受過父愛的七歲養子十七歲投身軍旅來台。直到四十歲當了第四個孩子的父親,仍以為嚴格管教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此片記錄子女們如何挖掘硬漢般父親內心的溫柔,又如何在片子完成後真正諒解父親的苦心。

記錄者:劉芷菱
一位帶領外賓到處旅行的外省第二代,發現從小倚賴的眷村正面臨拆遷的命運;當下毅然扛起了攝影機成為末代眷村的紀錄者。

片名:不信公道喚不回(50分鐘)
只因想要讀書,他少小離鄉,卻陰錯陽差地被迫當兵、慘遭冤獄,在白色恐怖下耗盡了青春!

如今他安家落戶,含飴弄孫,日子平靜安詳,但那一段流亡的傷痛、錯失的青春、冤獄的委屈仍是他憤懣難平的夢魘!

記錄者:陳漢鄂
年逾花甲,全然不懂攝影,電腦操作不甚輪轉,也終於拍出這麼一部完整的影片,最要感謝老師們的教導,人生就該活到老學到老!

片名:一別六十年 兩岸一家親(60分)
一九四九的動亂年代,姚胥敞先生迫於無奈拋妻棄子,來台已近六十年。在台灣娶妻生子的他得知大陸家人訊息後,開始互通音訊、修祖墳、翻屋舍,如此二十年,心甘情願掏出畢生積蓄,照顧台灣大陸兩家的故事,就此開始。

記錄者:蕭建智
一位樂觀又積極有工作狂的記錄者,以前是攝影的愛好者,在擔任北區後備中心主任的機緣下,認識許多榮民榮眷,才有機會一腳跨進紀錄片的領域。

0 意見:

Blogger Templates by Blog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