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日誌】俘虜之後,從頭說起
2008年8月18日 星期一 by 榮光眷影紀錄片人才培訓計畫
片子:被俘虜的人生
導演:陳心怡(導演部落格)
【為何拍攝這部紀錄片】
父親和家人的關係,長久以來形同水火,原因包括了他的酗酒積習造成家人很多的陰影、家庭結構的繁複(他的繼父角色),以及他自己本身的過往經歷(曾是共產黨員)。
對於父親,我無法選擇關上門一走了之,但是每當想去關心他時,他的脾氣和性格,卻又讓人難以靠近。因此想透過攝影機,拍下一部關於他的故事,或許可以讓我試著再多跨出一步,擁抱他;也希望透過他的口述,讓台灣一小群「曾是共產黨員」的老兵得以重見天日。
【父親的經歷】
陳書言,因為曾差點被汪精衛政府抓去當兵,於是在13歲時決定加入新四軍,參與對日抗戰。後來發生國共內戰,民國38年,國民黨一路吃了共產黨的敗仗,節節往南敗退,當年19歲的陳書言,意氣風發,直到38年10月搶灘登陸古寧頭後,一切都改變了。
國民黨在古寧頭告捷後,在台海確立了勢力範圍,而陳書言則因吃了敗仗,於是被國民黨俘虜來台灣。戰俘來到台灣,經過長期的監控與思想改造,在陳書言晚年身上還看得到陰影。
就在拍攝即將告一段對落時,他突然很緊張地要求我把關於共產黨的事情刪掉。他一直覺得自己還沒脫離恐怖的監控生活,即使年事已高,仍擔心可能因而吃上牢飯。
【父親與家人】
父親年輕時因酗酒劣習,讓家人長期飽受精神折磨,加上他的「繼父」角色(註:母親的前夫因病過世,於是帶了哥哥、姐姐改嫁父親,然後生下我和弟弟。這是家庭中「公開的秘密」,沒有人曾公開提及此事),使得家人與他的互動相當疏離。
他的日常生活作息和獨居老人幾乎沒有分別,自己上市場、煮飯、打理自己的生活所需。
當然,我也是與他疏離的成員之一,而這也正是讓我準備拿起攝影機的最大目的:
我想看看自己,看清父親。
我,身為一個女兒,到底能不能再試著多了解他一些?
與其說是給他機會,毋寧更是我想為這段選擇不了、擺脫不掉的緊張關係,解套。
【絮語】
從開始拍攝、剪接、到完成,片子從頭到尾看了不知多少遍,一次又一次,我愈發覺得「父親前半生,被國民黨俘虜;後半生,被我(的鏡頭)俘虜」。
他很老了,常常拗不過我的急躁個性與壞脾氣。
因為透過這次拍攝,我才很清楚看到一件事:我的性格,跟他是一個樣,甚至更過。
他的死硬,非得用我的固執去衝撞不可。一再重複看片的過程,我看到自己。
有時候忍不住大笑:我幹嘛這樣急躁?
有時候卻又不免痛哭失聲:我怎麼這樣欺負老人?
但他也很清楚,我不是不在乎他。或許這就是愛恨交織的家人與親子關係。
若問我,拍完片子,跟父親和好沒?我只能說,飯要吃、覺要睡、屎要照常拉,有多了解一點,但不意味著:從此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紛爭,依舊持續,所不同者,在無形中,多了一點體恤。
要了解更多訊息,請點此
又有多少被共產黨俘虜的國民黨軍人!在大陸過著比這更慘的生活? 這是時代的悲劇!這是中國人的悲哀! 請注意! 除非你不認為你是一個中國人! 否則你定會為這些事感受在心! 如果你只認為你是一個台灣人而不承認你與中國有任何血緣上的關係.那.這種事只是你們可以用來製造分裂製造仇恨的工具!!